修改時間:2025-08-09 9:25:21 瀏覽次數:37次
華樂士泵業為您介紹:華樂士Y系列同軸自吸泵的核心工作原理
武漢華樂士泵業,一家專業的服務于大家的企業
華樂士Y系列同軸自吸泵的核心工作原理結合了離心泵的水力特性與自吸功能的專項設計,通過結構優化實現了“無需外部引水即可完成吸液-排液”的功能。以下是其工作的完整過程及關鍵機制解析:
一、基礎前提:初始充液
自吸泵并非完全“無液啟動”,首次運行前需向泵體內注入一定量的液體(稱為“引液”),目的是填滿泵腔并密封吸入管路。此后,只要系統無嚴重泄漏,停機后泵內仍會保留部分液體,為下次啟動提供初始條件。
二、啟動階段的“自吸建壓”過程
當電機驅動同軸連接的葉輪高速旋轉時,工作分為以下關鍵步驟:
葉輪旋轉排空泵內氣體
葉輪隨電機同步轉動(因同軸設計,傳動效率接近100%),葉片推動泵體內的初始液體高速旋轉,產生離心力。由于液體密度遠大于空氣,離心力迫使液體向葉輪外緣拋出,并在葉輪中心區域形成**局部低壓區**(甚至接近真空)。
吸入管內氣體被“抽吸-混合-排出”
泵入口與吸入管相連,外界大氣壓力(約1個標準大氣壓)會將吸入管內的氣體(空氣)壓入泵體的低壓區;
進入泵體的氣體與葉輪甩出的液體劇烈混合,形成氣液混合物;
氣液混合物被葉輪進一步加速后,沿蝸殼流道進入泵的出水端,最終通過排出管輸送至目標位置。
逐步建立穩定流動
隨著氣體不斷被排出,吸入管內的氣壓逐漸降低,更多液體在大氣壓力作用下被壓入泵體。當泵內充滿液體且氣體基本排盡后,葉輪對液體做功的效率大幅提升,此時泵進入正常輸液狀態(即離心泵的典型工況)。
三、持續運行:離心力主導的排液
一旦完成自吸建壓,泵的行為與普通離心泵一致:
葉輪持續旋轉,將機械能傳遞給液體,使液體獲得動能(速度能);
液體經蝸殼流道時,動能轉化為靜壓能(壓力升高),最終以較高壓力從排出口排出;
同時,葉輪中心的低壓區持續吸引吸入管內的液體,形成連續穩定的輸液過程。
四、關鍵輔助結構對自吸的貢獻
華樂士Y系列的“同軸”設計和附加結構進一步優化了自吸性能:
同軸直聯的優勢
電機軸與葉輪直接剛性連接(無軸承箱或長軸),減少了傳動損耗和振動源,確保葉輪在啟動瞬間即可達到高轉速,加速排氣過程。
雙渦室/儲液腔設計
部分型號在泵體底部設置了儲液腔(或稱為“存液彎”):
停機后,儲液腔可留存足夠量的液體,避免下次啟動時泵腔完全排空;
啟動時,儲液腔中的液體優先參與循環,縮短排氣時間,提高自吸可靠性。
抗氣縛設計
通過優化葉輪進口角度和流道形狀,降低氣體積聚風險;部分型號配備導流筋或螺旋槽,引導氣液混合物快速排出,防止“氣縛”(因氣體過多導致無法吸液的現象)。
五、影響自吸效果的關鍵因素
因素 影響機制
吸入管密封性 漏氣會導致無法形成有效真空,需確保法蘭、閥門等部位無泄漏
介質溫度 高溫介質易汽化(如熱水),產生大量蒸汽占據泵腔,降低自吸高度
介質粘度 高粘度液體(如油類)流動阻力大,排氣速度慢,自吸時間延長
安裝高度 實際自吸高度=理論值-管路沿程損失(彎頭、過濾器等會增加阻力)
總結
華樂士Y系列自吸泵的本質是“具備自吸能力的離心泵”,其核心邏輯是通過葉輪旋轉產生真空→大氣壓力壓入液體→氣液混合排出→最終建立穩定輸液的過程。同軸結構和輔助設計(如儲液腔)則確保了這一過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使其能在無外部引水的條件下自動完成吸液任務。
武漢華樂士泵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無負壓供水設備,變頻恒壓供水設備,變頻增壓供水設備、二次供水系統設計研發、量身定制、銷售一體的企業。歡迎來電咨詢:1333-9985-253,150-7249-6032
whhls.com.cn
聯系人:王斌
手機:13339985253
聯系人:譚英
手機:15072496032
電話:027-59105042 59105043
郵箱:827379044@qq.com
地址: 武漢市漢陽區馬滄湖路統建水岸人家7-102室